上海林频仪器是专业的盐雾试验箱环境试验设备制造商

盐雾试验箱标准化作业(适用于中性、乙酸及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)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

 
一、目的
为确保金属材料、涂层及电子元器件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耐蚀性能评价结果准确、可重复,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。依据 GB/T 10125、GB/T 2423.17、ISO 9227 及设备制造商技术手册编制,适用于所有使用盐雾试验箱的实验室与生产现场。
 
二、试验前准备
2.1 环境确认
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 15 ℃~30 ℃,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%RH,无强烈气流及阳光直射。地面须水平,设备四周预留 ≥60 cm 维护通道。
2.2 供水系统检查
2.2.1 开启箱盖,目测密封水槽(位于箱体顶部)与加热水槽(底部)液位。液位低于最低刻度时,立即注入符合 GB/T 6682 规定的三级及以上纯净水或蒸馏水,禁止直接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。
2.2.2 沿水路逐段检查硅胶管、PVC 管及快速接头,确认无老化、折弯、松脱;若发现结晶堵塞,用 50 ℃温水冲洗并用无纤维布擦拭。
2.3 供气系统检查
2.3.1 确认空气压缩机已启动并运行平稳,输出气体经油水分离器、精密过滤器(过滤精度 ≤0.01 µm)及饱和塔预热加湿。
2.3.2 将“总压力阀”调至 0.20 MPa±0.01 MPa,“喷雾压力阀”调至 0.10 MPa±0.005 MPa,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喷雾量:水平面积为 80 cm² 的漏斗收集量应满足 1.0~2.0 mL/h(中性盐雾)或 1.5~2.5 mL/h(CASS)。
2.4 电源及安全
2.4.1 使用 220 V±10 %、50 Hz 单相电源,配 16 A 慢熔保险及独立漏电保护器,接地电阻 ≤4 Ω。
2.4.2 合上总电源,观察触摸屏或指示灯:若“低水位”报警持续,继续补水直至报警消失;若“超温”报警,禁止强制启动,须通知设备管理员。
 
三、试验溶液配制
3.1 试剂要求
氯化钠(NaCl)为分析纯,干燥失重 ≤0.5 %,碘化钠及铜含量均 ≤0.1 %;水为 25 ℃下电导率 ≤2 µS/cm 的纯净水。
3.2 中性盐雾(NSS)
称取 50 g±1 g NaCl,溶于 950 mL 水中,定容至 1 L;用精度 0.01 的酸度计测量,pH 应在 6.5~7.2 之间。若偏高,用 0.1 mol/L HCl 逐滴调整;若偏低,用 0.1 mol/L NaOH 调整。调整完毕,用 0.45 µm 滤膜过滤,防止喷嘴堵塞。
3.3 乙酸盐雾(AASS)
在 NSS 溶液基础上,用冰乙酸调 pH 至 3.1~3.3,记录实际消耗量备查。
3.4 铜加速乙酸盐雾(CASS)
于每升 AASS 溶液中加入 0.26 g±0.02 g CuCl₂·2H₂O,完全溶解后再次测 pH,必要时用冰乙酸微调至 3.1~3.3。
3.5 标识与有效期
配制好的溶液应倒入棕色玻璃瓶或 PE 桶,贴标签(名称、浓度、pH、配制人、日期),室温避光保存,有效期 ≤7 天。
 
四、溶液加注
4.1 佩戴丁腈手套及护目镜,将溶液沿漏斗缓慢倒入试验箱储液罐,最大液位不超过罐体 4/5,最小不低于 1/3。
4.2 倒完后立即盖紧罐盖,用无尘纸擦干外壁残留液,防止挥发及腐蚀钣金。
 
五、温度及时间设定
5.1 按试验类型设定目标温度:
——NSS/AASS:35 ℃±1 ℃;
——CASS:50 ℃±1 ℃。
5.2 在触摸屏点击“温度设定”,输入目标值,确认后系统自整定,通常需 30~45 min 达到稳定。
5.3 点击“计时设定”,按标准输入试验持续时间(如 24 h、48 h、96 h、168 h、240 h、480 h、720 h、1000 h 等),确认后计时器处于待机状态。
 
六、样品布置
6.1 样品前处理
用清洁软刷及中性洗涤剂去除表面油污,蒸馏水冲洗后,80 ℃以下烘干或冷风吹干,禁止手指直接接触试验面。
6.2 摆放原则
6.2.1 使用 PVC 或惰性材料支架,样品试验面朝上,与垂直方向成 15°~30°(平板件推荐 20°±5°)。
6.2.2 样品间互不遮挡,间距 ≥30 mm;距箱壁 ≥50 mm;距喷嘴 ≥100 mm;总覆盖面积 ≤工作室水平截面积的 30 %。
6.2.3 对不规则工件,可用尼龙线悬挂,确保盐雾自由沉降。
6.3 对照样
每批次至少放置 1 件已知耐蚀等级的标准样板,用于过程监控。
 
七、启动试验
7.1 再次确认箱盖密封条完好,关闭箱盖,压紧锁扣,确保无漏气。
7.2 点击“启动”键,系统顺序执行:预热→喷雾→计时。此时“喷雾”指示灯亮,观察前 10 min 喷雾是否均匀,可用清洁玻璃片在样品位置快速检测,沉降量应在 1~2 mL/h(80 cm²)。
7.3 试验期间,操作人员每 30 min 巡检一次,记录实际温度、压力、沉降量及水位;若发现喷嘴堵塞、沉降量异常,立即停机并填写《异常处理记录》。
 
八、试验结束与后处理
8.1 计时到达后,系统自动停止加热与喷雾,蜂鸣提示。先打开“排雾阀” 10 min,再开启箱盖 10 cm 缝隙,继续排雾 5 min,确保室内无刺激性盐雾残留。
8.2 取出样品,用 25 ℃以下流动水轻轻冲洗 5 min,去除表面盐结晶,然后立即用干净压缩空气吹干,整个过程 ≤30 min。
8.3 按 GB/T 6461 或客户要求,在 500 Lux 以上白光下目视检查,必要时使用 4×~10× 放大镜,记录腐蚀点数、腐蚀面积、首次出现锈蚀时间等。
8.4 排空储液罐及饱和塔余水,用纯净水循环冲洗三次,防止结晶。
8.5 关闭总电源、气源,填写《盐雾试验原始记录》,内容包括:日期、设备编号、溶液批次、温湿度、沉降量、样品信息、试验时间、操作员签名。
8.6 每周做一次设备保养:喷嘴超声清洗 15 min;饱和塔内胆擦拭除垢;密封条涂硅脂;压力表、温控仪年度外校一次。
 
九、安全与环保
9.1 含铜、含酸废液须集中收集,用 NaOH 或 Ca(OH)₂ 中和至 pH 6~9,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。
9.2 操作人员须穿戴防酸手套、护目镜及实验服;若皮肤接触溶液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5 min,必要时就医。
9.3 设备接地、漏电保护、超温断电、饱和塔干烧保护应每月点检,确保完好。
 
十、附录
附录 A:常用试验条件对照表
附录 B:盐雾试验原始记录模板
附录 C:设备点检表

上一篇:盐雾试验箱温控装置标准操作程序

下一篇:没有了